全球播报:20年前的视觉系回忆

2023-02-25 14:06:11     来源 : 哔哩哔哩

来自粉丝的提问

这里,我就从一个小城市的角度来谈谈视觉系是怎么传进中国的。


(资料图片)

不像北上广,很多二三线小城市20年前也比较闭塞,了解视觉系的途径也非常的少。

视觉系大概90年代后期传进来的,当时日韩音乐很火,出现了相关的音乐杂志,在这些杂志中就会有日本摇滚乐的介绍,篇幅不多,但是极为珍贵。我印象最深的接触视觉系是《今日音乐》的一本增刊,就在书店买的,我记得当时价格是20块,一本a5开面的小本杂志,里面是九几年的十几支视觉系乐队的介绍,除了文字还有写真,不过是很薄的一本册子。还赠送了一盘磁带,里面就是一个乐队一首歌,我记得很清楚,里面第一首就是x的《rusty nail》,还有luna sea的《end of sorrow》,dir en grey的《アクロの丘 》。

下图是《今日音乐》杂志里的一些切页,也方便大家看看当时视觉系相关的文案。

之后就从今日音乐,日之韵,轻音乐,界音等等这些杂志中了解视觉系,偶尔还会有杂志的增刊,付磁带cd之类的,界音杂志还会送mtv的vcd。我只记得当时看的视频只有在vcd上看。貌似2000年以后dvd才开始普及。

当时北京西单有视觉系的一些专卖店,主要卖一些自制的刻录cd,vcd,还有打印的照片等等。原版cd也能买,但是对于当时普通家庭的初中高中生来说,大概每天只有两三块零花钱,当时买正版几乎是不可能的。日本原版的专辑九几年两三百一张。现在差不多两百上下一张。

具体传播的话,还是靠班级里面人传人,但这个太小众,整个年级里可能也就2,3个人喜欢视觉系。所以这个东西, 主要还是靠自嗨。能安利一个是一个,但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。

关于视觉系的音乐作品获得途径就靠打口碟和打口带还有盗版cd。

当时音像店都会卖一些盗版的cd,但并不是所有音像店都卖视觉系的,只是有些音像店老板会进这种盗版cd和打口cd,有时候还会有视觉系合辑之类的盗版cd。其实书店也会引进一些cd和磁带,但也主要是日本的流行专辑。视觉系几乎不在引进的范畴内。

98,99年左右的时候,互联网还是拨号上网,当时每家一个座机,一台座机一条电话线,上网的时候用调制解调器连电话线,也就是当时上网的时候是不能打电话的,一般都是晚上11点以后开始拨号上网,现在想想,真的很累。当时网速好像是2,3k左右,这个网速差不多就够看个新闻,而且很容易断线,当时国内主要的视觉系网站叫域界(早就消失了),还有一个貌似是“风间雅的论坛”之类的,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论坛也会分享一些视觉系资源。

当时国内的视觉系乐队有银色灰尘,羽化,还有秋天的虫子等等,他们当时的妆都挺视觉的,但是也属于小众的摇滚金属乐中的小众。

2002年,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,10月13日在北京举行了“GLAY ONE LOVE IN BEIJING”的演唱会,唱了中文的《歌声与微笑》,还有就是下面这张经典的合影。其实那个时候glay不太算视觉系了,但hisashi还是有些vr的妆造,而且在以前的杂志里,glay都是和一些视觉系乐队放在一起介绍的。

对于社会如何看待视觉系,当时在国内,路人可能会认为视觉系和非主流是一个东西。网络有了以后,貌似是开始有了qq后,搞那些火星文,再加上什么烟花烫,这个是非主流。个人觉得,视觉系和非主流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东西,也很反感将视觉系和非主流混为一谈。视觉系的妆造,服装设计都非常精美,有欧式,朋克,古典巴洛克,哥特式等等的设计美学,而且是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,甚至有些乐队成员也有自己的“人设”,这是一种从个性,服装,音乐,歌词文学等表达自己世界观的艺术。而不是烂体恤,牛仔裤,烟花烫这种徒有表面的东西。在视觉系出现了以后,也有人在模仿,但这毕竟只是一个特别小众的东西,需要大量的精力财力,很难做到日本视觉系那样精美的妆造,所以社会看待视觉系还是有异样的眼光。

就聊到这里,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。

标签: 记得当时 拨号上网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最新资讯

X 关闭